2008年9月23日 星期二

誰懂經濟學啊

最近郭台銘說光就鴻海的經驗
一個新進員工就算進了公司6個月也不見得就能獨當一面
我們不能期待一個剛接手3個月或6個月的政府馬上就能解決問題
我出現一點小疑惑
政府跟企業是站在同一個立足點嗎?
企業是創新一個方法有效的使用資源來達到生產最大化的目的
用百分之十的人力去達成百分之二十的事
或許這樣最大利潤化的角度在管理一個大公司來講足以應付
但就市場機制而言政府應該是站在管制的角色
否則一切交由市場何須管制
管制是為了保障大部份人的權益
透過企業所造成的外部成本去課稅就此去創造外部效益
有人說當企業賺錢
國家的整體經濟就會提高
居於下層的民眾也會蒙利
那麼是否對企業限制越放越寬
降低企業成本而獲利空間提高
對人們就會因此得利嗎?
之前討論的沸沸揚揚的M型社會所強調
企業所創造的高額利潤只會使本身蒙福
若是沒有社會福利措施
有錢人的錢不會流向窮人
馬政府的稅改一聽到對富人利多的雜聲
馬上就縮回了
當人們真正需要的是一個完善的社會福利時
以股市效益來看經濟我個人是覺得有點愚笨
我不曉得是記者採訪郭台銘所提問
還是郭台銘自己提出的郭式觀點
我只是覺得一個企業者為政府護言
感到很有意思罷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